一、强化组织领导 压实防汛责任
为切实做好汛期体育场馆安全保障工作,体育局第一时间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,由局长担任组长,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,各科室负责人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,形成“统一指挥、分级负责、协同联动”的工作机制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负责统筹协调防汛物资储备、隐患排查、应急演练等具体事务,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人、责任到岗。同时,制定《体育局2024年防汛工作方案》,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,将防汛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,以刚性约束推动责任落地见效。
二、全面隐患排查 筑牢安全屏障
针对体育场馆点多面广的特点,体育局组织开展“拉网式”防汛隐患排查行动。重点围绕游泳馆、体育场、健身房、户外运动场地等场所,重点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、屋顶防水层是否存在破损、电路线路是否老化、应急通道是否堵塞等问题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排查体育场馆32处,发现并整改排水沟堵塞、防水层渗漏等隐患18项,更换老化电路线路200余米,清理排水口淤泥50立方米。此外,针对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场馆,增设临时排水泵10台,安装水位监测传感器5套,实现实时监控预警,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。
三、备足防汛物资 提升应急能力
为确保汛期应急响应高效有序,体育局提前谋划、科学储备防汛物资。目前,已储备沙袋3000个、抽水机20台、雨衣雨鞋500套、应急照明设备100套、急救药品200件等物资,并建立物资动态管理制度,定期检查物资保质期和使用性能,及时补充更新。同时,联合消防、医疗等部门开展防汛应急演练3次,模拟“极端暴雨导致场馆积水、人员被困”等场景,检验应急队伍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。演练中,参演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分组开展人员疏散、积水抽排、伤员救治等工作,全程用时仅25分钟,有效提升了协同作战水平。
四、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防汛氛围
为增强公众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,体育局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防汛宣传活动。一方面,利用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,发布《体育场馆防汛指南》《暴雨天气运动注意事项》等科普文章12篇,制作短视频5条,累计阅读量超10万次;另一方面,在体育场馆入口、走廊等显著位置张贴防汛海报80张,设置警示标识120块,提醒市民关注天气变化,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入危险区域。此外,联合社区、学校开展“防汛知识进校园、进社区”活动6场,通过讲座、互动游戏等形式,向青少年和居民普及防汛避险技能,营造“人人懂防汛、个个会自救”的良好氛围。
结语
下一步,体育局将持续压实防汛责任,细化工作举措,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,全力保障体育场馆及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为市民提供安全、舒适的健身环境。
(注:文中配图为示意图,实际应用时可替换为真实场景照片,如“图1:体育局工作人员检查体育场馆排水系统”“图2:防汛物资储备现场”“图3:应急演练模拟场景”,增强视觉感染力。)
网友评论